实验室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简介 >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简介

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of Endemic and Ethnic Diseas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Guizhou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Biology,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一、概况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生命的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中心是分子遗传学)和蛋白质-脂质体系(即生物膜)。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其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开启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为更多的科研人员提供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1999年,贵州医科大学前瞻性地贵州省相关部门申请将贵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成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00年5月通过验收,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贵州省计划委员会、贵州省财政厅共同授牌成立。

2011年,根据与国家和贵州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需求,贵州医科大学统筹安排以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基地,申报“省部共建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教技函[2011]82号),2016年12月18日通过专家组验收,2017年2月21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文以“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正式开放运行(教技厅函[2017]17号)。

经过几年的建设,实验室建设层次明显提升,现占地3200平方米,其中配备了面积达100平方米的临床基因扩增室和60平方米标准化管理系统控制的生物样本库,建有分子克隆技术平台、细胞研究平台、蛋白质研究平台、基因表达与基因沉默技术平台、实验动物研究平台、地方病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研究平台等;可同时接纳100名流动或进修的研究人员,或为120名研究生或本科生开设实验教学课程,能满足贵州医科大学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三个层次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及我省医药卫生行业研究人员进行分子生物学科学研究的需求。

二、科研平台、基地和团队

成立以来,重点实验室先后获批的主要科研平台、基地和团队如下。

序号

平台名称

资助部门

批准时间

1

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科技厅等三部委

2000

2

“留学报国服务贵州”基地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等七部委

2009

3

贵州省地方性及民族性疾病防治人才基地

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11

4

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地方病及民族区域性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贵州省教育厅

2014

5

贵州省区域性常见疾病分子生物学机制与应用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贵州省科技厅

2016

6

肿瘤治疗耐受创新团队

贵州省科技厅

2016

7

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创新团队

贵州省教育厅

2016

8

贵州省常见肿瘤(头颈、消化道)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贵州省科技厅

2017

9

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

贵阳市科技局

2017

10

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2017

11

贵州省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微创诊疗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贵州省科技厅

2020

三、科学研究

重点实验室立足贵州特色,根据自身优势和工作基础在自身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整合学校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形成了相对稳定并向纵深发展的3个主要研究方向:“地方病(氟中毒)研究”、“少数民族基因与疾病及民族药开发研究方向”、“区域高发疾病研究”。各研究团队人员配备较为合理,长期致力于发病分子机制及治疗耐受分子机制等研究,同时整合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形成了与临床紧密结合,紧扣研究发展前沿的学术团队,部分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6年以来,重点实验室先后荣获各级科研奖励18项,其中官志忠教授获2018年度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贵州省医学科技奖2项、贵州省青年科技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专利17项,其中国际专利授权3项。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4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大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项目3项,省级项目29余项,市厅级项目30余项,横向课题4项,项目总经费6730.7余万元。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项;发表学术论文550余篇,其中SCI收录185篇,中文期刊论文365篇;出版专著6部、参编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教材近10部。研究成果发表在Blood、Research & Therap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Neurobiology of Disease、Aging、Brain Pathology、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Diabetologia、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Archives of Toxicology、Gastric Cancer等国际重要杂志上。

四、队伍建设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4人,副高职称8,中级职称6人;博士学位以上32人,硕士学位6人。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13人占34.2%,教师队伍中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1人,有国外学习、访问经历16人。实验室队伍中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人才1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百层次”人选2人、贵州省核心专家2人、省管专家4人、国务院津贴获得者3人、贵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3人。

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学校先后出台《贵州医科大学优秀人才引进工作暂行规定》、《贵州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暂行)》等政策,实验室也坚持科学设岗,并参照贵州省及学校相关规定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引进人才,引进人才与实验室建设目标及发展目标一致,实施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措施,为研究人员的发展搭建多样化平台。在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方面,每年选派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进修学习,与瑞典、法国等国家的研究机构也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全职引进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学者、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神经科学系终身教授、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人才谭俊教授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霍梅尔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与肿瘤学专家廖德仲教授担任特聘教授;柔性引进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科带头人陈玲教授担任特聘兼职教授;聘请钟南山院士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林东昕院士为主任委员;先后引进年轻博士5人,引进硕士研究生担任实验员4人。

实验室注重加强团队提升、国内外进修、合作与交流,晋升教授5人,副教授4人;赴国外访问学者6人,国内访问学者5人,进修学习92人次。主办国际会议1次、全国会议3次,省级会议1次,参加国内外会议153人次,主办学术讲座153次,加强对外宣传和合作,进一步开拓团队视野。

五、人才培养

实验室高度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人才培养和新的优秀人才的招募,鼓励并支持实验室人才参加高水平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及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实验室进行访问和交流。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创造优越积极的工作环境。多渠道筹集资金,为高水平人才提供资金、物力及办公等保障。加大对优秀中青年人才,尤其是40岁以下青年人才和团队的支持和培养力度。资助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学习,实验室继续攻读博士学位4人,出国访问学者5人,国内进修5人。

2.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建立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简化、完善人才引进手续,通过多种形式引进人才,提高人才引进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全职引进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学者、美国终身正教授谭俊担任特聘教授,柔性引进南京医科大学陈玲教授担任特聘兼职教授,另引进博士5人,硕士学位实验技术人员4人。

3.进一步加强实验平台及科研基地建设,营造学术气氛浓厚的科研环境,提供完善的、先进的、管理有序的实验研究平台,创造开放交流的学术环境,增强科研核心竞争力,为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院工作、开展大项目科研工作提供良好条件。

4.建立适宜的实验室运行机制。鼓励高水平人才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扩大实验室的社会影响;鼓励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并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实验室与校内外人员联合申报专利80项(发明专利49项),联合培养研究生43人。

5.积极承办、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知名教授给实验室工作人员、研究生、本科生开设学术讲座,增强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六、社会服务

实验室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力求将科学研究成果惠及社会公众。科学传播面向社会公众,包括大中专学校及中小学生,基层医疗机构等相关人员等。主要举措和效果包括:

1.以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为根本,深入贵州省六枝特区氟病区对1012名8-12岁儿童进行氟中毒防治宣传教育,提高了学生关于氟中毒知识的认识,并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相关知识带回家传递给家庭成员,提高群众对氟中毒知识知晓率,发放氟中毒宣传册1500余册。

2.每年定期开展中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科普日活动。利用寒暑假对中学生开展口腔粘膜脱落细胞DNA的提取、β-actin基因PCR扩增、洗手前后手部细菌培养等科普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室科普资源优势,探索科教融合的教育培养体系,搭建高素质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通道,让青少年们亲身感受科研人员奋发进取的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及创造力。

3.以实验室教授作为科技传播专家、实验室资深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为辅,面向贵州省全省对生命科学有兴趣的人员开展引物设计、抗体选择、免疫组化、免疫印迹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其他习惯来建立学术生涯的系列讲座及培训班五年共计14次,受众500余人。

4.为促进基层医院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临床基础科研思维,实验室主办开展了针对临床医生的为期五期的“临床医生如何开展基础科研”系列讲座,受众270余人,深受广大基层临床医生好评。

5.为了激发民众科学热情、传播科学知识。实验室不定期在官网发布科普文章及研究简报文章共计33篇,如“什么是氟斑牙?如何预防和治疗氟斑牙?”、“你今天使用公筷了吗?”、“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要从小朋友开始”和“认识阿尔茨海默氏症”等,起到了较好的科学传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