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与国内外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及研究团队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持续营造“创新引领、求真务实、开放共享”的学术氛围,实验室特设立年度开放项目。本项目旨在资助围绕实验室核心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突出且应用前景广阔的科研课题,现诚邀国内外相关领域同行踊跃申报。
一、资助方向
(一)地方病(氟中毒)研究。
1、喀斯特地区特有环境污染物与人体疾病之间的关系及机制研究;
2、喀斯特地区特有地方病流行性初探。
(二)少数民族基因与疾病研究。
1、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研究;
2、少数民族基因与疾病关系研究;
3、少数民族民族药挖掘。
二、资助对象
申报者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与相关领域研究经历,近3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与本指南“资助方向”相关的SCI收录学术论文;
2、需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备同等专业技术水平的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仅限非本实验室依托单位(贵州医科大学)的学者申报;
3、申报前需联系本实验室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作为项目联络人,并邀请其加入项目研究团队,共同推进课题实施。
三、项目申请程序
1、申请者需从实验室网站下载《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申请书》,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完整,确保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将填写完成的申请书打印成册(一式三份),经申报者本人签名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后邮寄至实验室;同时将申请书PDF版本(含签名及公章扫描件)发送至实验室指定邮箱:fzsw-science@gmc.edu.cn,邮件主题需注明“2025年开放项目-申报人姓名-单位”。
2、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11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
3、评审与立项:实验室将组织同行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结合创新性、可行性及与实验室研究方向契合度等因素择优资助。项目获批后,申报人需在规定时间内与实验室签订《项目研究协议书》,明确研究任务、进度及成果要求,确保课题按期完成。
4、资助标准:单个项目资助经费为2万元,项目执行年限为2年。
四、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1、项目资助经费仅限在实验室依托单位(贵州医科大学)财务系统内报销使用,不支持向申报人所在单位划转或外拨。
2、经费使用需严格遵守国家财政管理制度及贵州医科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申报人应按照项目研究计划合理安排支出。对经费使用不合理、未按计划推进研究的项目,实验室有权暂停拨款或调整经费使用方案。
3、项目结题后,若存在经费结余,结余部分需全额返还实验室,由实验室统筹用于后续开放项目资助。
五、项目实施过程管理
开放项目到期后三个月内,项目负责人需填写并向实验室提交《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结题报告》,并提交学术论文复印件及有关的软硬件原始资料。
六、成果管理
1、项目结题的核心成果须为高质量学术论文(针对研究方向“喀斯特地区特有地方病流行性初探”结题要求为提供研究报告1份),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需为项目负责人;同时,需将“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署名为工作单位(单位排名需在前三位),具体标准署名格式如下:(1)中文: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贵阳561113;(2)英文:Key Laboratory of Endemic and Ethnic Diseas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61113, China.
2、所有依托本项目资助发表的论文、专利、报告等成果,均应标注(1)中文: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开放项目(编号);(2)英文:This study wassupported bythe project ofKey Laboratory of Endemic and Ethnic Diseas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No.)。未按上述要求进行署名或标注的成果,在项目结题时将不予认可。
七、联系方式
实验室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安康大道6号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E1区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561113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13195115498
E-mail:fzsw-science@gmc.edu.cn
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5年10月30日
下一篇: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2022年度开放项目申报指南